65平装修(40平米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作者: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

2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要大力推进“新城建”,加快构建国家、省、市三级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体系,全面推进智能市政、智慧社区、智能建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通过打造示范基地,加快“新城建”项目落地。

“新城建”成为“十四五”期间基础设施领域政策重点推进的方向。“新城建”在2020年开展了首批试点,在重庆、济南、成都等21个城市有序推进,落地了一批可观可感的新城建项目。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和建筑智能化水平。构建先进普惠、智能协作的生活服务数字化融合设施。在近期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不少地区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做了详细的计划。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巨大,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城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建设增量需求长期趋势见顶。城镇化浪潮和人均住房面积的增加,铸就了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但是,通过与成熟经济体的横向比较来看,城镇化率的瓶颈大概在70%左右,人均居住面积的瓶颈在40-50平方米之间。而我国当前的城镇化率和人均居住面积分别已达到65%和40平方米左右,城镇人口、人均居住面积瓶颈渐行渐近。

从增量建设到存量升级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城市建设增量需求的瓶颈意味着我国将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向存量的更新改造转变。另一方面,一些早期城市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诉求,一些地区出现了基础设施老化和安全隐患,基础设施补短板的空间仍然较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均有待提质增效,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

“新城建”助力城市居民安居乐业。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新型基础设施能够提升城市安全、市政交通等民生领域的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的城市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在深圳,以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依托的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已经开始在疫情的精细化防控中发挥作用。在苏州,“新城建”项目的落地使无人驾驶走进现实,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在广州,老旧小区改造后接续智能化升级,智慧安防、智慧医养等进入社区。

“新城建”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去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地产、基建及其上游的钢铁、水泥等高污染、高能耗工业。在需求瓶颈、债务风险、环境资源压力逐渐增加的背景下,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的重心亟需从传统工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而“新城建”恰恰是有能力大量承接高技术产业需求的重要载体。从行业维度来看,新城建产业链集合了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多种技术,能够激发和带动从技术研发到设备生产,再到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需求。“新城建”的快速推进将稳步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其技术进步和投资扩张,既有利于提升高技术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也有利于通过产品和技术的提升形成正向循环,打开更大的海外市场。

“新城建”兼顾公益性与盈利能力。相比于传统基建,“新城建”项目具备更大的商业化运作潜力。过去传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难以维持投资和收益的平衡,是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负担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趋严的情况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增速大幅放缓,缺乏收益率匹配融资成本的优质项目成为项目推进的重要约束。“新城建”通过把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入基础设施中,在提高居民生活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具有更大的商业模式创新潜力,例如智慧社区、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均与商业化运营高度契合。社会资本可以通过REITS等融资方式参与其中,共同建设并分享未来的经济利益,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和债务压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月牙装修网 » 65平装修(40平米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