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涉及的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相关科普内容的汇总后重新整理,如果对相关内容仍有疑问,请咨询专业人员或网络搜索引擎等正规渠道解答。
请选择适宜的口罩品种,不要盲目佩戴专业防护口罩,如需佩戴,请掌握正确佩戴方式及丢弃方式。
图片来自团团。
本文仅以3M公司的部分系列口罩为例,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专业的防护型口罩。
我们先掌握一些专有名词:
KR:可过滤油性颗粒
KN:可过滤非油性颗粒,不可过滤油性颗粒
呼吸阀:用于降低口罩阻力(吸气时关闭,呼气时开启),医用防护口罩不允许设置气阀。
3M:美国3M公司,成立于1902年,全称为明尼苏达矿业与制造公司(公司相关科普,请自行查询)。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N95”:
N95型口罩,意思是符合美国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的认证的9种颗粒物防护口罩中的一种。。
N95标准:能阻挡95%的直径0.3微米及以上尺寸的非油性颗粒(飞沫直径基本在1微米左右)。
最大特点:可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
我们来认识一下3M公司生产的部分的N95口罩型号:
左侧为1860S型,右侧为1860型。
1860型:外观蓝绿色,白绳,为防生物医用口罩,防护病原菌效果最好。(1860S是1860的小号)
在此发出读者倡议:请将此类型口罩优先留给医护人员等前线工作人员,不要盲目抢购。
左侧为8210S型,右侧为8210型。
8210型:外观白色,黄绳,为防尘罩,主要针对粉尘、雾霾和烟等。(8110S是8210的小号)
以3M公司的口罩为例,购买时如何识别口罩上的印刷内容含义:
KN95:KN为符合中国标准 GB2626-2006 中规定级别之一。
N95:N为符合美国标准 42 CFR 84 中规定的级别之一。
各国口罩生产标准对比图。
以“9001V”为例,解读印刷内容含义(9003是9001的小号):
左侧为9001型,右侧为9003型。
其中,前两位“90”,意为过滤指数为90,能过滤90%的颗粒。
后两位“01”,意为过滤效果在90%左右。
患有慢性呼吸疾病,心脏病或其他伴有呼吸困难症的疾病的人,没有呼吸气阀可能会导致佩戴者呼吸相对困难。
为维持一个无菌环境,保护佩戴者以及周围的人,请尽量选择没有呼气阀的N95。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授王月丹特别提到,预防此次冠状病毒不推荐使用带通气阀的口罩,因为其可能会让病毒在局部聚集。要想更有效地避免冠状病毒感染,使用N95的口罩较好。佩戴N95口罩时,一次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如果长时间持续使用N95口罩,会造成肺部损伤,可能会引起肺气肿之类的问题。
杯罩式防颗粒物口罩佩戴方法(以3M 8210CN防尘口罩戴法为例):
1. 佩戴防护口罩前预先用双手将头带每2到4厘米一段一段地拉伸(仅适用于8210,其它型号的头带无需预拉伸)。
2 用手托住口罩,使鼻夹位于指尖,让头带自然垂下。
3. 使鼻夹朝上,用口罩托住下巴。将上头带拉过头顶,放在脑后较高的位置。将下头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耳朵以下的位置。
4.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顶部。用双手,一边向内按压,一边向两侧移动,塑造鼻梁形状。
!用单手捏鼻夹会导致密合不当,降低口罩防护效果。请使用双手。
5. 在进入工作区域之前,使用者必须检查口罩与脸部的密合性:
a)用双手罩住口罩,避免影响口罩在脸上的位置。
b)如口罩无呼气阀,快速呼气;如口罩带呼气阀,快速吸气。
c)如空气从鼻梁处泄漏,应按步骤4重新调整鼻夹;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泄漏,应重新调整头带;如不能取得良好的密合,应重复步骤1-4。
d) 如没有感觉泄漏,可进入工作区工作。
相关科普视频:
blob: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1. 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
2. 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
3. 不要用手去挤压口罩,N95口罩只能把病毒隔离在口罩表层,如果用手挤压口罩,使得病毒随飞沫湿透口罩,容易造成病毒感染。
4. 要尽量使口罩与面部有良好的密合。简单的试验方法是:戴上口罩后,用力呼气,空气不能从口罩边缘漏出。
5. 防护口罩必须和使用者脸部紧贴,使用者必须刮净胡须,确保口罩能够与脸部密合,胡须以及垫在口罩密封垫和脸部之间的任何东西都会使口罩出现泄漏。
6. 根据自己的脸型调整好口罩的位置后,应用两手的食指沿着口罩的上缘按压鼻夹,使它与面部紧贴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月牙装修网 » 防尘罩(打磨工用的防尘面罩)